随着大家体检的意识增强,CT等检查水平的提高,查出来有‘肺结节’的人不在少数。大家看到“肺结节”几个字就开始慌了,“不好,这结节就是癌吧?”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专家说,不要慌,不是所有的肺结节都是癌,来看看哪些肺结节该治疗,哪些该警惕,哪些该观察。
什么是肺结节
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不伴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
1.按照大小分类
肺微小结节:最大直径小于5mm;
肺小结节:最大直径在5mm-10mm之间;
肺结节:最大直径在10mm-30mm之间;
肺肿块:最大直径大于30mm。
2.按实性成分比例(C/T)分类
纯磨玻璃结节
混合磨玻璃结节
实性结节
纯磨玻璃结节:可以是普通炎症、真菌感染、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润或浸润性癌。
混合磨玻璃结节:恶性的几率高,需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实性成分大于50%的结节。
实性结节:虽然恶性概率低,但一旦明确为恶性,相对恶性程度高,进展快,在随访观察中也需提高警惕。
恶性概率:混合磨玻璃结节>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
3.按病理性质分类
良性肺结节:主要有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炎性肉芽肿(结核、真菌等)、肺硬化性细胞瘤(PSP)、错构瘤、机化性肺炎、尘肺结节(矽肺、煤工肺、PM2.5等)、局灶性肺间质纤维化、肺内淋巴结、结节样淋巴组织增生、动脉瘤、动静脉瘘、淋巴瘤等。
恶性结节:原位癌(AIS浸润前病变)、微浸润腺癌(MIA、浸润性腺癌(IAC)、鳞癌、小细胞癌等。
肺结节的原因
1.引起肺结节的原因比较多,感染、炎症、肺部原发肿瘤、转移瘤以及其他良性疾病的表现都可能会出现肺结节。但是,肺结节≠肿瘤,肿瘤≠癌。
2.只要你正常呼吸,就可能有肺结节。
正常人的双肺约有3亿个肺泡,我们日常呼吸到空气中的烟、雾等灰尘到达肺泡。面对这些外来异物,肺里面的免疫细胞(如白细胞、巨噬细胞等)或淋巴结会去抵抗,要不把它们吃掉,要不在战斗中同归于尽。在战斗过程中,就会在肺表面形成结节或是钙化点。这部分结节多数情况下会被机体再消化或吸收,也有一部分会在肺表面或肺内永远存在,甚至会随年龄而逐渐增大。
3.在肺部受到撞击等创伤,以及受到结核等病菌感染时,肺里面的免疫细胞或淋巴结也会发挥同样的作用,在防御中会形成一些阴影或斑痕,而这些阴影或瘢痕多数都成为了肺结节,只有很少很少的才成为肺肿瘤。
4.一些外界条件,吸烟、从事通风条件差、粉尘重等工作也有可能导致肺结节,因为人体有自身清除能力,但当吸入的烟、粉尘的量超过身体的清洁能力时,就容易形成肺结节。
不同大小的结节,治疗方式不同
1.直径10-30mm之间的肺结节,理论上都要手术
除了典型良性(比如钙化)的肺结节,其余直径在10-30mm之间的肺结节都该手术。根据临床经验,这部分大小的肺结节是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比较大,此时手术切除,治疗效果最好,部分还可以达到根治。
2.直径7-10mm的肺毛玻璃样结节,建议观察3个月再手术
直径7-10mm的肺结节中,主要是毛玻璃结节,对于这部分肺结节,还是建议手术,但可以观察3个月后再手术。目前通过手术后病理证实,大于10mm毛玻璃结节是肺癌的可能性大。但多数情况下,小于7mm毛玻璃结节的良性为多,尤其是年轻人。
有一部分的毛玻璃结节在经过吃药或观察后会自己消失,所以可以先观察3个月。
毛玻璃结节生长速度缓慢,不会瞬间长大和转移,如果3个月后没有消失再手术也可以。
虽然建议7-10mm的肺结节患者可以不立即进行手术,但如果在观察期发现肺结节长大加快、实性成分增加、或体积或重量增加,那就该立即考虑手术。
3.直径4-6mm的肺结节,有变化时再切
肺小结节是最近几年胸部低剂量、高分辨CT的广泛应用被大量发现。目前不同科室或相同科室不同专家对4-6mm肺小结节有不同看法,对于这部分患者建议随访,但随访间隔时间,目前也没有明确的说法,只能建议:大概6个月一次,若连续2-3年没有变化,可以每年复查一次。
4.直径1-3mm的肺结节,没必要手术
这部分患者,要每年做一次体检,尤其是胸部CT即可。
中国肺癌高危人群
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1.吸烟或曾经吸烟≥支/年;
2.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3.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4.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胡健
胸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擅长胸外科常见病如食管癌、肺大泡、肺结节病、肺癌、手汗症、胸腺瘤、纵膈肿瘤、胸壁肿瘤等胸外疾病的诊治及手术(常规及微创);对胸部创伤如多发性肋骨骨折及连枷胸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部分素材、图片源于网络审核:梁劲松文稿:张忠顺专业指导:胡健制作:曹旭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