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一名在保温箱治疗了天的早产患儿,终于被护士抱出了滨医附院NICU,顺利出院。此时,在病房门外等待的母亲早已是泪流满面。3个多月来,在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下,这个“巴掌宝宝”走过了“*门关”,迎接生命的开始。
在过去一年,滨医附院新生儿与新生儿重症科累计接收了余名患儿,其中90%以上是早产儿,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达99.5%,超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存活率达85%以上。这一支团队,是最脆弱生命的温柔“守护者”。
成功挽救胎龄24周、体重g早产儿生命,接近人类救治成活超早产儿的极限
去年11月23日,一名胎龄仅24周+5天、体重仅g的超早产儿于滨医附院产房经阴娩出,该新生儿出生时只有巴掌大小,全身皮肤薄嫩、呈胶冻状,自主呼吸微弱。经医护人员的保暖、初步复苏,这名新生儿依然存在重度窒息。新生儿科医师在产房内给予新生儿气管插管,生后4分钟转运至NICU,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补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并进行一系列对症治疗。
在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新生儿与新生儿重症科的医护人员为这名患儿纠正贫血、补充白蛋白、提升血小板、给予静脉营养支持。经过天的精心治疗,该名新生患儿顺利出院。出院时患儿体重增至g,身长44cm。
该例患儿的顺利出院,刷新了滨医附院新生儿与新生儿重症科自年建科以来的救治记录,也接近了人类救治成活超早产儿的极限。医院新生儿与新生儿重症科在抢救治疗危重新生儿、超早产儿的较高技术实力,医院新生儿科、产科、儿外科、眼科、儿童康复科、超声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密切协作、成功救治病患的超高团队水平。
助早产儿渡过呼吸、营养、皮肤感染三道关
“像这样的早产儿,科室每年都会收治-名新生患儿,最小的胎龄24周、体重g。体重小于g的早产患儿,每年都会收治人以上。”滨医附院新生儿与新生儿重症科主任赵国英说。
面对这些极其脆弱的小生命,医护人员首先要帮助他们过的第一关,就是呼吸。“要给不同状况的患儿选择合适的呼吸机,大部分早产儿需要有创呼吸机支持呼吸。另外,有些孩子肺部没有发育好,需要补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赵国英介绍。而第二关是为患儿补充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早产儿的胃肠道功能发育不成熟,要靠静脉输入来确保患儿的营养支持;另外,早产儿的皮肤娇嫩,为了预防感染,要对孩子进行皮肤护理。
“通常而言,经过我们的治疗,满足三个条件之一可以出院:一是患儿矫正胎龄到37周,二是体重达到2公斤以上,三是孩子能够独立吃奶。”赵国英说。年,滨医附院开设了新生儿门诊,专门为早产儿进行复查复诊,早产儿经过治疗出院后,医院也会定期随访3-6个月。
除了早产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等症状也比较常见。“胎粪吸入综合征是指胎儿在宫内或娩出过程中,胎儿吸入子宫内被胎粪污染的羊水,发生气道阻塞、肺内炎症和一系列全身症状,一是会造成肺炎,二是胎粪会糊在胎儿肺泡表面,影响孩子的氧合功能,孩子就会出现缺氧甚至堵塞气道症状。”赵国英介绍。
滨医附院NICU的规模、设备及新生儿危重症救治水平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医院新生儿与新生儿重症科始建于年9月,是全省第一批、也是鲁北地区率先按照我国卫生部《新生儿病室建管理指南》标准建立的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
目前,该科室设有两个病区,一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为十万级空气层流净化,全封闭式管理,主要收治早产儿及危重新生儿,固定床位42张。
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