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公司“坑”了吗?工资涨了,为何社保缴费基数就是不涨?
身边好多人都涨了工资,他们可开心了,但是这些涨工资的人后来却说公司在坑“他们”,因为工资涨了,社保缴费基数却没涨。那么问题就来了,工资涨,社保缴费基数就一定会涨吗?
答案是……在客观条件下,参保缴费基数上调,是说明上年度你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有较大的提高和变化的,当然,每年的社保缴费基数都在变,并且员工当年度的社保缴费基数是根据本人上年月平均工资性收入确定的。今年从7月起调整缴费基数,具体数额是根据年1月至12月员工在本单位的月平均工资性收入来确定的。也就是说,现在涨的工资,会体现在明年7月及以后的每月缴费基数上。因此,它和你今年的工资没什么关系。
那么要如何理解上年度月平均工资和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呢?
1.上年度月平均工资
公司上一自然年度(上年的1月~12月)支付给职工的税前工资总额,包含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一大串,所以以下的申报行为:不按应发工资申报按照实发工资申报;不论工资多少都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申报;只申报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都不申报……都是违法的!
2.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
每年全省全口径平均工资来给大家核定了一个缴费基数范围。上限是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平均工资的60%,下限是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平均工资的%。低于下限的按照最低算,高于上限的按照最高算,处于中间就是员工个人社保缴费基数。
有人问,公司有很多新来的员工,那么他们的社保缴费基数又是如何确定的?
如果首月工作满月,按照首月的全月工资确定缴费基数。
如果首月工作未满月有两种选择,本月的缴费基数按照当月的实际工资进行确定,次月再按照下个月的全月工资来核定缴费基数并进行调整。不过倘若员工和公司协商一致,首月也可以按照全月工资进行核定,免去时之后调整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操作的前提是职工的工资处于最低缴费基数和最高缴费之间。低于社保最低缴费基数的,还是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缴纳。高于社保最高缴费基数的,超出部分不作为缴费基数。
所以你们明白了吗?并不是说公司故意要“坑”你,而是今年的社保缴费基数涨不涨真的和你今年的工资没有关系。
不过企业主要注意,如果想通过这6种方法进行避税,是行不通的,因为它是年工资稽查的重点!
1.虚开发票抵扣
一部分通过公户发放,一部分需要员工找票来发工资,长期以往,势必会造成企业费用异常,你觉得,这样会不引起税局的注意吗?
2.冒用他人信息虚列工资
现在实行新个税汇算清缴以后,一人一税号,企业再想冒用他人信息虚列工资,可要小心了!
3.大量员工零申报
如果员工长期工资在元或元的,并且还是有很多员工都这样,那么很可能会面临个税的稽查!
4.补贴未申报个税
有些企业未将话补、餐补、结婚补贴、生日礼金等列入工资申报个税,造成偷税。
5.故意不用公司的银行账户发工资
有些企业会用私户或者现金来发放员工的工资,一旦被查,你们企业就会是税局监督稽查的重点对象之一。
6.工资薪金、劳务费随意转化
有些企业明明支付的是劳务费,却因为没有办法取得发票,而变成工资发放。
延伸学习:
税务局一般都会从哪些方面来检查工资个税呢?透过各个公开的案例,我们发现税务局主要从:工资支出凭证、员工人数及工资金额、奖金福利开支、社保费缴纳情况等4个方面对企业职工薪酬进行检查。
具体情况,我们给大家做了一张图,让大家可以更为直观的学习了解:
同时,我们建议企业在经营中,一定要避免出现以下7种情形:
1、虚假填报的人员信息:诸如虚列人数、隐藏人数等。如果采用现金发放工资的话,一定留存好签字领取记录表、劳动合同等相关证据资料备查。
2、申报的工资金额不正常:诸如长期0元、1元,或多数员工工资长期元左右。
3、让员工找票报销工资。
4、混淆税目、税率:诸如将工资薪金转换为劳务报酬等等。
5、不按规定代扣代缴个税,或不足额进行代扣代缴个税:这个上述案例就是血的教训,不解释了。
6、年终奖处理不当:一个纳税年度多次使用年终奖特殊计税方式。
7、各类补贴、福利、奖金等不按规定进行个税申报。
中国国家税收环境极其复杂,不管是老板还是个人,虽然不是财务,但一定要有财税意识。
合理的个人避税或企业避税与违法的偷税逃税其实只有一线之隔,个人或企业一个微小的操作失误很可能就会被税局判定为违法。
想要合理个人或企业避税,其实税局也懂“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只要在个人、企业避税操作时注意不要跨过违法的红线,认真读懂利用好国家政策,合理合法的个人或企业避税是完全没问题的。
任何人都有安排自己生意的权利,依法享受税收优惠待遇,而不是强迫他缴纳更多的税款。
智慧的老板“节税”,聪明的老板“避税”,愚蠢的老板“偷税”。
不懂财务的老板:
不是在“交税”的路上,就是在“交罚款”的路上。
不是在“监狱”的路上,就是去“监狱”的路上。
说到财税,除了个人以外,可以说这也是所有企业都需要考虑的大问题,连马云、刘强东也在其中,不然怎么会有马云没有薪水,而刘强东的年薪只有一块钱这样的事情出现呢?
其实上面用的这个节税避税方式,正是《避税》这本书中的众多避税方式之一,这本书中运用了上百种真实案例,各种避税方式相结合,告诉你怎么正确而又合理的避税。
是不是很多人都觉得避税问题只有那些出色的财务才会知道,其实不然,老板也是要懂得一定的节税知识的,这样才能的合理的帮公司节省的开支,让你的收益最大化。
《避税》这本书在年进行了改版更新,适用于新版税法和利用最新优惠政策,如果你是企业老板、财务人员、高收入人群,那这本书非常适合你去读。
(注:以上资料,只供参考,不要走弯路,合法交税,人人有责)
两本不到几杯奶茶钱的《避税》,有需要的朋友点击下方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