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独资企业所得税怎么征收的核心内容:
核定征收+有限公司个独个体(点击咨询)
税收扶持+大额财政月度奖励(点击咨询)
个人独资企业核定征收
个人独资企业所得税征收标准有以下几点:
1、个人独资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是缴纳个人所得税;
2、采用查账征收方法的,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根据个人所得税确定的税率表中对应的税率计算应纳税款;
、采用核定征收方法的,采用按企业销售收入乘上应税所得率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根据个人所得税确定的税率表中对应的税率计算应纳税款
「问答详解」为什么不建议个人独资企业的老板给自己发工资?
有人觉得:个人独资企业的老板也是企业的员工,而且个人独资企业一般来说都是小企业,很多事都需要老板亲力亲为,可能比普通员工干的活儿还要多,不是有些税收筹划方案还鼓励老板给自己发工资以达到节税目的吗?那为什么却不建议个人独资企业的老板给自己发工资呢?
事实上,那些鼓励老板给自己发工资的节税方案,是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老板作为公司股东,年底分红需要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缴纳20%的个税;如果老板同时在公司任职,那么通过合理的给自己发工资,不仅能节约个人所得税,对公司而言,相关的工资薪金支出还能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起到双重节税的作用。
但对于个人独资企业而言,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为什么?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一点:
个人独资企业虽名为“企业”,但却不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是缴纳个人所得税。
其次,有关个人独资企业如何征收个税的相关规定,源于财税〔〕91号?附件1《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
“第四条?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作为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人所得税法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适用5%~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而根据《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第二十一条:“个体工商户业主的工资薪金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因此,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老板)的工资薪金支出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也不能作为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
最后,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有关个人独资企业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
1)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所得税额=应税收入×核定征收率;
注1:应税收入为不含增值税收入额;
注2:核定的营业额以下,无需交税。
例如在下述标准中,核定营业额为按月10万元,如当月营业额未达到10万元,则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如超过核定标准,则按照相应的征收率进行征收。
例:某个人独资企业经税务机关批准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核定营业额按上图标准,不享受其它减免的政策,当月的应税收入为50万元,其个税如何计算?
个税应纳所得税额=50*1%=0.5万元
2)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
或
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目前,各行业核定应税所得率的标准如下:
例:某个人独资企业年不含增值税收入为万元,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为5%,其个税如何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5%=25万元
应纳所得税额=25×20%-1.05=.95万元
注:经营所得适用的超额累进税率表如下:
)对于无法按照核定征收率、核定应税所得率计征的,税务机关可以采取其他合理的方法,直接核定应纳个人所得税额计征,或是直接核定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征。
直接核定应纳税额的,按核定后的应纳税额进行申报缴纳即可;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按下列公式适用上述经营所得超额累进税率表。
可见,在核定征收的情况下,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老板)的个税与其是否发工资无关,而是与企业的收入有关。
实行查账征收的个人独资企业
在查账征收方式下,个人独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按如下公式计算,同样适用上述经营所得超额累进税率表:
应纳税所得额=企业的收入-企业的成本、费用及损失+税法的调增-税法的调减
其中,个人独资企业的扣除项目及标准如下:
1)投资者本人的费用扣除标准统一确定为6万元/年,投资者的工资不得在税前扣除;
2)向其从业人员实际支付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允许在税前据实扣除;
)其他如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广告费、业务招待费等在一定的标准内据实扣除。
政策依据: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取得经营所得的个人,没有综合所得的,计算其每一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减除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在办理汇算清缴时减除。”
因此,在查账征收方式下,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老板)即使给自己发了工资,在申报纳税时也必须调增。
结论:
综上,无论采用何种征收方式,个人独资企业的老板无论是否给自己发工资,都不能达到节税的目的,与其发了工资后再进行调增处理,不如统一按生产经营所得申报纳税更省事。
个人独资企业是非法人企业,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需要按照生产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个人所得税采用查账征收,且不考虑所得税纳税调整的前提下,实现利润万元,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28.45万元。
个人独资企业需要缴纳的税金主要为增值税、附加税、印花税和个人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缴纳的增值税、附加税和印花税,可以根据企业适用的增值税征收方式、适用的税率(征收率)和应税销售额等计算申报和缴纳增值税、附加税和印花税等。
个人独资企业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查账征收,一种是核定征收。核定征收主要包括定额征收和核定应税所得率。实行核定征税的投资者,是不能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
个人独资企业生产经营所得,采用查账征收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为,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或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经营所得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至5%。
当个人独资企业年度实现利润万元,在不考虑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纳税调整事项的前提下,按照经营所得适用的税率为5%,速算扣除数为65元。则该个人独资企业年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万元*5%-65元=284元。
个人独资企业采用查账征收计算和缴纳个人所得税时,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本人发生费用扣除标准为元/年,即每月0元;投资者的工资不得在税前扣除。
二是投资者及其家属发生的生活费用等不得在所得税税前扣除。如果投资者及其家属发生的生活费与生产经营的成本费用混合在一起,且很难区分的,则很难区分的相关全部成本费用均不得在所得税税前扣除。
三是投资者及其家庭生活与企业生产经营公用的固定资产,难以划分的,由当地主管税务机关根据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等具体情况,核定准予在税前扣除的折旧费用的金额和比例。
另外,投资者投资兴办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其准许扣除的个人费用,由投资者选择在其中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中扣除。企业提取的各种准备金不得在所得税税前扣除。
需要强调的是,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红利,不并入企业的收入,而应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和红利所得,按“利息、股息和红利所得”应税项目,按照20%的税率,计算和缴纳个人所得税。
总之,个人独资企业年度实现利润万元,在采用查账征收,且不考虑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纳税调整项目的前提下,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84元。
年10月28日白话解释下个人独资企业交税的事
这几天一个新闻很火,说上面禁止了权益性投资的个人独资企业的核定征收,改为查账方式纳税。
这个东西对普通人来说就比较难懂了,但全网又都在传,尤其是某张截图,搞得神神叨叨的,那我就好好给大家解释一下吧。
什么叫“个人独资企业”?
我们平时看到的各种公司,都叫“xx有限公司”,但“有限”是个啥意思呢?
这里是指,你公司所承担的责任是有限的,公司如果出了事只会承担少部分责任,而不会像个人犯事一样一赔到底。
比如你把人撞伤了,要赔万,即便你没有那么多钱,下半辈子也得慢慢赔,这种责任就是无限制的。
可如果你的公司犯了事,要赔人家万,那只要把公司里所有的钱都赔完就可以了,而不会牵扯到你老板个人,这种责任就是有限的(专业术语叫做,公司只以注册资本承担有限责任)。
说到这里,很多聪明蛋子就会想了,既然有限公司这么爽,我岂不是可以利用它来做坏事吗?
比如我用10万元注册一个公司,然后问银行借0万,接着把0万花掉,公司直接破产,我个人也不用担责,白嫖银行0万岂不爽歪歪?
理论上可以,但银行也不是sx,它可能在没有抵押的情况下借给你0万吗?绝不可能,所以就别做梦了。
由于有限公司确实能够把个人与公司的风险进行隔离,也能很好的保障创业者的私人财产,所以大家都会去注册有限公司。
那么既然存在“有限公司”,有没有“无限公司呢”有的,叫“个体户”。
个体户就很吊丝了,摆馄饨摊、开打印店的都是个体户,这种形式的“公司”就要承担无限责任,即公司的责任就是老板的责任,老板要以个人身价一赔到底。
但准确的来说个体户不算公司。
个体户虽然注册简单,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吊丝了,法律上也不算个企业,所以一来丈母娘看不起你,二来你也不可能以个体户的身份去和甲方谈合作。
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全新的企业模式就出来了,叫“个人独资企业”。
个人独资企业实际上就是个体户加强版,只不过更正规了,在法律层面上也算作企业了,你可以正常的去和别人签合同、合作了。
由于“有限公司”需要至少2个股东,而个人独资企业只要1个股东,所以很多人也会选择个人独资企业,当然,这是要承担无限责任的。
有人会问了,“无限责任公司”这么挫,谁会去注册呢?注册了又能有什么好处呢?
有限公司是最常见的公司,它们交税的方式也是最正规的,老板想要把公司钱变成自己的,必须走个流程:
1、查账
即根据你实际的收入、成本一笔笔把钱算清楚,每年都给税务局列明的真实利润,一分都不可以差,一张发票都不可以少。
2、交企业所得税
大家都知道“个人所得税”,但企业也是要交所得税的,税率为25%。即你算出全年的利润之后,要把利润的25%上交给国家作为所得税。。
、分红所得税
企业交完企业所得税之后,剩下的钱也仅仅是企业的,而不是老板个人的。老板要想把钱打到个人账户上,必须通过利润分红的方式来操作,这里又需要交分红所得税,税率为20%。
所以假设一个公司一年收入万,支出万,那么老板能拿到多少钱呢?
首先算出利润万,再交25%的税,还剩75万。75万再交20%的分红税,还剩60万。
所以老板辛辛苦苦给公司赚了万,最终只能拿到60万。
这真的有点肉疼。主要在于企业所得税上,说实话,我刚工作的时候第一次听到这个税也是很惊讶的。
然而,无限责任公司是不用交企业所得税的。
其逻辑在于,无限公司既然是把老板和公司绑成了一体,那么其实也不存在“企业不企业”的说法了,既然你承担了更多的风险,作为补偿,国家也就不收你的企业所得税了。公司所有的利润,你只要交个人所得税就可以全拿走。
个人独资企业老板把利润拿走的时候,所交的个税税率为5%-5%。对于一个年入过千万的人来说,这5%比工资的45%税率低,也比分红的40%低,但实际上也低不了多少,为了这几个点来承担无限风险,其实意思不大。
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明星、主播去开个人独资企业避税呢?
因为在一些偏远的小城市,他们对企业有税收的优惠。
很多城市都要招商引资,但小城市是不可能招到企业来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给企业补贴,包括房租、税收等等。
其中有一种就是同意个人独资企业以“核定征收”方式交税。
具体是啥意思呢?
在我们国家,大部分的个体户与个人独资企业都是小老板,比如馄饨摊、面条店等等,是根本不可能有会计记账的,也不可能有发票的,想要正儿八经向他们收税,和他们核对发票是不可能的。
于是针对这样的企业,国家往往会用另两种方式来收税:
一、定额征收,即不管是赚多少钱,我每年都收取固定的金额;
二、核定征收,即根据你的总收入来收税,而不看利润,因为小商铺都没有发票,算不出来利润;
定额征收是真的只能用在面条店上,要用在薇娅公司上一年收个几万块,想想都不可能。
但核定征收是可以打个擦边球的
核定征收的大概意思是
1、根据大数据得出你所在行业的利润比例,即正常情况下一个公司利润是收入的百分之几,比如10%;
2、根据你公司的总收入算出利润,比如年收入万,则利润当20万处理;
、把这20万利润按5%-5%的税率交个人所得税;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
如果是有限公司,收入万,支出万,最终老板拿到手的只有60万。
如果是核定征收的无限公司,收入万,支出万,最终老板拿到手的至少有95万。
他们两种方式,一个交了40万的税,另一个交了5万的税,天差地别。
这就是一些地方的税收优惠了,实际上很多大城市早就禁止了个人独资企业核定征收的行为,于是就出现了数千家企业都扎堆在某个小城市的情况,比如当年明星最爱的霍尔果斯。
以上呢,就说清楚了个人独资企业到底是怎么去避税的,核心就在于有的城市允许“核定征收”。
所以是否取消核定征收,一直是一个争论的话题。
但大家要注意一点,那就是这次文件写的是“权益性投资的个人独资企业不得核定征收”,而不是所有个人独资企业。
这是啥意思呢?
我们做事不能因噎废食,最初搞“核定征收”就是为了帮助小商贩,所以不能因为薇娅李冰冰就错杀好人,逼得人家正经经营的小企业无路可走。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正常经营的企业,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不用担心,依然可以核定征收,这次我们打击的仅仅是“权益性投资”企业。
啥叫“权益性投资”呢?
但一个公司去当另一个公司的股东,并每年从它那里分红的时候,这就叫“权益性投资”。
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明星王冰冰的母公司税后净利润为10亿,其中王冰冰是最大股东,占了几乎所有股份,则她需要交20%的分红税,总计2亿,剩下8亿进个人腰包。
如果王冰冰的母公司的股东不是她,而是个人独资企业,但这个个人独资企业又是她的,会发生什么呢?
则该个人独资企业分红10亿,然后通过核定征收最终只要交小几千万的税,剩下9亿多都进王冰冰腰包,这就避开了很多税。
现在禁止的是这种行为。
实际上,最近那几个主播都不是这样逃税的,比如雪梨、林珊珊就是注册了一大堆个人独资企业,然后通过假合同把母公司的利润全部打给了这些核定征收的个人独资企业,把所得税从40%降到了4%以内。
这里犯法在于她是毫无理由的给自己公司打钱了,而没有实际经营,那就是逃税了。
所以呢,今天文章也是想告诉大家几点:
1、国家对个人独资其实一直有严格的规定,所以想通过它逃税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2、现在封堵的是投资性的个人独资,而不是所有人。
、这个通知的威力并没有网上宣传的那么夸张。
4、这个与明星主播的关系不是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