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经济学家对于消费税功能的相关研究有哪些
TUhjnbcbe - 2025/3/23 10:01:00
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引言

经济学家对于消费税功能的相关研究有哪些?本文将阐述个人观点。

消费税功能的相关研究

从17世纪开始,西方学者就是否开征消费税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众多学者认为消费税具有筹集财政收入的功能,应该对特定的消费品征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Thomas认为在封建社会时期,财产税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贵族阶层享受税收豁免权,这会大幅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由于贵族阶层享受较多的公共服务,甚至会出现财政收支缺口。

有经济学家认为国家在设置税种时,应该降低直接税的比重,提倡征收消费税,对奢侈品应该征收重税,以此引导居民消费行为。也有经济学家提出为了使征税的无谓损失最小化,在制定商品税税率时应重点考虑其需求弹性,需求弹性与征收税率呈反向变动关系,对于一些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应该实行低税率,如果征收税率高会扰乱市场,致使商品销售量下降幅度较大。

Stern认为拉姆齐法则没有遵循税收公平原则,在实践中,制定税率时既要保证税收的征收效率,又要实现税收的经济公平,致使纳税人权益不受损害。税率设定时要考虑多种因素,不能以商品价格弹性作为唯一准则,要根据高低收入群体的商品偏好制定不同的税率,高收入群体消费商品的税率应该高于低收入群体偏好商品税率。JamesM.Buchanan阐述了消费税的税收来源较为稳定,其筹集税收收入能力较强。他指出考虑到税收收益和归属问题,对部分商品有选择地进行课税,不断根据经济发展状况调整征税范围和实行差别税率,特殊性消费税更加适应于经济发展。

年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首次提出了外部性理论,该理论讲述了一些经济主体生产或消费行为会给社会带来一些影响,会增加或降低社会福利,对社会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并不会反作用于该经济主体,其自身收益和成本都不会发生变化。烟酒作为消费税中的重要税目,国外关于二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较为丰富:Evans以-年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烟消费税对吸烟的影响,研究发现吸烟人数会随着消费税税率的提高而减少,消费税对吸烟行为的影响明显,国家通过提高烟消费税率,可以降低民众的吸烟率进而保护居民身体健康。

LiuEchu通过收集-医院病人的相关数据,研究得出吸烟不会引发心脏病,二者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从而认为烟消费税征收作用不明显,无法改善美方居民身体健康状况。KellyJ.Tiller通过构建模型研究了年消费税税率上调对香烟销售量的影响,发现提高香烟消费税税率后,烟叶产量减少和价格也开始下降,整个烟草行业的收入减少万美元,收入损失达到.25%。ZimingXuan选取-年酒销售总量、酒消费税收入等数据,研究了酒消费税对民众饮酒行为的影响,研究后发现酒消费税会影响成年人的饮酒行为。

成人饮酒会给青少年起到一个不好的示范作用,制定合理的酒消费税后,不仅可以影响成年人的酗酒行为,而且减少青少年饮酒。Mendelsohn通过汽油的消费税和消费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汽油销售量较为稳定,几乎不受价格影响,政府通过征收汽油税提高汽油价格,希望减少汽油消费量,进而保护环境的作用不明显。D.Fullerton持有相反的观点,认为税收政策有助于治理环境,对一些高消耗的资源征税,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消耗,还会减少污染改善环境,在保护环境方面有突出作用。

Sterner认为尽管短期内汽油的需求弹性接近于零,但是长期内却有不同的结果,汽油的消费价格弹性仍然是挺高的,汽油价格的提高使得汽油消费量大量减少,因此,通过征收汽油税提高汽油价格,从而减少居民汽油消费量,进而实现保护环境的效果。国内学者对于消费税功能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主要研究了消费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和消费税税制的改革等方面,研究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郝春虹首先明晰了我国消费税开征的初衷,研究发现我国现行消费税具有累退性,对消费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进行弱化,认为应充分发挥我国消费税的调控功能,不应以筹集财政收入为主要目标。姚伟龙分析了影响消费税收入总额的一些因素,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会相应地增加消费税收入,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然而我国的贫富差距与消费税收入相关性较弱。

冯俏彬重点分析了消费税筹集税收收入的能力,提出消费税可以帮助增值税调节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消费税的改革应考虑与增值税等税种的组合效应。许文提出了消费税不能偏向于单一功能,收入与调节功能都应增强,只有增加了税收收入,才能促使调控功能的发挥,最终实现收入增加和调节功能强化的“双赢”目标。万莹认为居民的收入差距会随着消费税征收力度的增加而扩大,消费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作用是负的,且这种负效应会逐步加强。贾康认为消费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和个人所得税相比还有差距,通过对奢侈品征税,仍有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因此,消费税征收时不应该考虑纳税人的经济状况。

刘晓敏从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出发,实证研究了消费税调节收入分配的能力,研究结果显示,消费税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明显。郑日晟认为消费税作为中央税,为中央财政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提高了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促进消费税充分发挥调节消费结构的功能。李晓卿认为消费税基于税负转嫁对小汽车的销售数量、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了影响,最终调整了产业结构。

汪向阳以年的汽车消费税改革为背景,研究消费税的改革的政策意图,发现政府是期望通过这次改革调节消费者购买大排量汽车的行为,改变消费者偏好,使他们更多地购买小排量汽车,从而调整我国的汽车产业结构向环保型方向转型升级,但是对于不同排量的汽车,有不同的调控效果。

陈玉梅对-年小汽车消费税收入和小汽车的产量进行了线性回归,研究后发现消费税税率的变动会影响不同类型汽车的销售产量,税率上调后普通型小汽车产量下降较快,豪华型小汽车销量变化不大,进而调整了小汽车的产业结构。刘虹基于年消费者的烟草消费产生的负外部性的相关数据,模拟估算了我国卷烟消费税的平均税率应该59.96%,发现居民吸烟产生的负外部性成本远大于卷烟消费税收入。

高颖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引入了不可再生能源,模拟分析了在不同环节下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征收消费税的环境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对不可再生能源在中间环节征收消费税所产生的环保效应较为明显,与此相反,在消费环节征收消费税的环保效果不理想。

徐晓亮分析了年燃油税改革后对节能减排和矫正负外部性方面的影响,研究后发现燃油税税率的提高减少了对燃油的使用数量,降低了燃油的需求量,一些以能源为生产原料的企业的单位能耗显著降低,能源使用效率得到很大程度地提高,不仅节约了资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也开始下降。藏传琴通过分析我国-1年期间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消费税的关系,发现征收一定数量的消费税,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济学家对于消费税功能的相关研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