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5(年)。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5.财务净现值(FNPV)财务净现值是反映技术方案在计算期内盈利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技术方案的财务净现值是指用一个预定的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ic,分别把整个计算期内各年所发生的净现金流量都折现到技术方案开始实施时的现值之和。财务净现值计算公式为:某技术方案的净现金流量见下表。若基准收益率为6%,则该方案的财务净现值为()万元。A..52B..12C..37D..00CNPV=-0+/(1+6%)^1+/(1+6%)^2+/(1+6%)^3=.37财务净现值分析6.盈亏平衡点的计算产量盈亏平衡点(降低盈亏平衡点的途径)BEP(Q)=CF/(p-Cu-Tu)价格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盈亏平衡点BEP%=BEP(Q)/Qd某项目设计年生产能力为50万件,年固定成本为万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80元/件,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为5元/件。则以单位产品价格表示的盈利点是()元。A.91.00B.86.00C.95.00D.85.00A本题考查盈亏平衡点的计算。设盈亏平衡点时的单位产品价格是X元。(X-5-80)×50万件-万元=0,此时求X=91技术方案不确定性分析7.经营成本的计算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已知某技术方案的年总成本费用为0万元,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合计为总成本费用的15%,年折旧费为万元,年摊销费为50万元,年利息支出为万元。则该方案的年经营成本为()万元。A.B.C.D.B根据经营成本的含义及构成公式,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于是,该技术方案的经营成本=0--50-=万元。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的编制8.沉没成本的计算沉没成本=设备账面价值-当前市场价值某设备三年前购买的原始成本是元,目前的账面价值为00元,经过评估,该设备现在的市场价值为10元。则在设备更新方案比选中,该设备的沉没成本是()元。A.10B.20C.00D.B沉没成本=设备账面价值-当前市场价值=00-10=20沉没成本=(设备原值-历年折旧费)=当前市场价值设备更新分析9.经济寿命的计算某设备在不同使用年限(1至7)时的平均年度资产消耗成本和平均年度运行成本如下表所示,则该设备在静态模式下的经济寿命为()年。A.3B.4C.5D.6静态模式下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方法,就是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基础上计算设备年平均使用成本,在本题中年平均使用成本=平均年资产消耗成本+平均年度运行成本。由此计算得出第四年时年平均使用成本最低,所以本题答案为B.设备更新分析10.附加率法算租金在租赁资产的设备货价或概算成本上,加上一个特定的比率来计算租金。P—租赁资产的价格;N—租赁期数,其值取决于租赁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租赁期可按月、季、半年、年计;i—与租赁期数相对应的利率;r—附加率。某租出设备价格50万元,租期为5年,折现率8%,附加率4%,采用附加率法计算租金时,则每年租金不能低于()万元。A.11.2B.12.0C.14.0D.16.0D附加率法:在租赁资产的设备货价或概算成本上,加上一个特定的比率来计算租金。租金=50/5+50×8%+50×4%=16设备租赁与购买方案的比选分析11.价值工程价值工程是以提高产品(或作业)价值和有效利用资源为目的,通过有组织的创造性工作,寻求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以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的一种管理技术。式中V——价值;“价值”是一个相对概念,功能/费用,不是使用价值,也不是交换价值,而是对象的比较价值。F——研究对象的功能,广义讲是指产品或作业的功用和用途;C——成本,即寿命周期成本现有四个施工方案可供选择,其功能评分和寿命周期成本相关数据见下表,则根据价值工程原理应选择的最佳方案是()。A.乙B.甲C.丙D.丁A本题考查的是价值工程中优选方案。价值系数=功能系数/成本系数,最优的方案是价值系数最大的方案。甲:9/(9+8+7+6)=0.3;/(+80+90+70)=0.29;V=0.3/0.29=1.03。乙:8/(9+8+7+6)=0.27;80/(+80+90+70)=0.24;V=0.27/0.24=1.。丙:7/(9+8+7+6)=0.23;90/(+80+90+70=0.;V=0.23/0.=0.。丁:6/(9+8+7+6)=0.2;70/(+80+90+70)=0.21;V=0.2/0.21=0.95。乙方案价值系数最大,所以乙方案最优。价值工程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12.增量投资收益率法即增量投资所带来的经营成本(或生产成本)上的节约与增量投资之比。设I1、I2分别为旧、新方案的投资额,C1、C2为旧、新方案的经营成本(或生产成本)。如:I2>I1,C2<C1,则增量投资收益率R(2-1)为:R=(C1-C2)/(I2-I1)R>=基准投资收益率,表明新方案可行,反之不可行某工程施工有两个技术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投资万元,年生产成本为45万元,乙方案需投资万元,年生产成本为40万元.设基准投资收益率为12%,若采用增量投资收益率评价两方案,则()A.甲方案优于乙方案B.甲乙两个方案的效果相同C.乙方案优于甲方案D.甲乙两个方案的折算费用相同C即增量投资所带来的经营成本(或生产成本)上的节约与增量投资之比。设I1、I2分别为旧、新方案的投资额,C1、C2为旧、新方案的经营成本(或生产成本)。如:I2>I1,C2<C1,则增量投资收益率R(2-1)为:R=(C1-C2)/(I2-I1)R>=基准投资收益率,表明新方案可行,反之不可行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13.年折算费用法列出对比方案的生产成本(2)绘制生产成本与产量的关系曲线(3)计算临界点产量(4)选择相应的适宜方案实际产量小于临界点产量,选择固定成本较低的方案;实际产量大于临界点产量,选择固定成本较高的方案某施工现场钢筋加工有两个方案,采用甲方案需固定费用5万元,每吨钢筋加工的可变费用是元;采用乙方案需固定费用9万元,每吨钢筋加工的可变费用是元。则仅从经济上考虑时,选用甲方案的适用范围是钢筋总加工量在()。A.吨以下B.—0吨之间C.0—吨之间D.吨以上A考查年折算费用法,当各个方案的有用成果不同时方案之间的选择。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14.利润计算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或营业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为负)+投资收益(损失为负)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营业利润的公式较复杂不好记忆,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两个公式容易记忆,营业利润=利润总额+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做题时还要先排除题目中给出的无关费用。某施工企业年度工程结算收入为0万元,营业成本和营业税金及附加为万元,管理费用为万元,财务费用为万元,其他业务收入为万元,投资收益为万元,营业外收入为万元,营业外支出为80万元,所得税为万元,则企业营业利润为()万元。A.B.C.D.D本题考查的是营业利润的定义。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为负)+投资收益(损失为负),所以本题中营业利润=0---++=(万元)收入15.放弃现金折扣成本放弃现金折扣成本=[折扣百分比÷(1-折扣百分比)]×[÷(信用期-折扣期)]此公式在和资金成本率公式对比记忆然后化成年成本率就多出了公式中后面的部分[÷(信用期-折扣期)]某施工企业按照2/15、n/30的信用条件购入货物万元,该企业在第28天付款,则其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是()。A.48.98%B.56.51%C.26.23%D.8.33%B放弃现金折扣成本=[折扣百分比÷(1-折扣百分比)]×[÷(信用期-折扣期)]=[2%÷(1-2%)]×[÷(30-15)]=48.98%筹资管理16.资金成本率计算资金成本率=资金占用费/筹资净额=年利率×(1-25%)/(1-手续费)某施工企业从银行取得一笔借款万元,银行手续费为0.5%,借款年利率为7%,期限2年,每年计算并支付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企业所得税率为25%,则在财务上这笔借款的资金成本率为()。A.5.25%B.7.00%C.5.28%D.7.04%C本题考查的是资金成本率的计算。在不考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资金成本率是指资金的使用费占筹资净额的比率。一般表达公式为:资金成本率=资金使用费/[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资金成本率=×7%×(1-25%)/[×(1-0.5%)]=5.%。筹资管理17.最佳现金持有量成本分析模式机会成本:和现金持有量之间正比例关系管理成本:是一种固定成本,和现金持有量间无比例关系短缺成本:和现金持有量反比例关系上述三种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量,就是最佳现金持有量。在选择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方案时只有这三个成本相加最小的现金持有量就是最佳现金持有量,不要受题中其它数字的影响。某施工企业有四种现金持有方案如下表。按成本分析模式选择的最佳现金持有方案应为()方案。现金持有方案及相关成本(单位:元)A.甲B.乙C.丙D.丁D本题考查的是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常用的确定现金持有量的方法有成本分析模式、存货模式和随机模式三种。成本分析模式是通过分析持有现金的成本,寻找持有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企业持有的现金,将会有三种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上述三项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量,就是最佳现金持有量。本题,丁方案的现金持有成本为10元,最小,所以选D。流动资产财务管理18.经济订货量或经济批量做题时排除题中无关数字的影响。某施工企业所需的一种材料,年度采购总量为0吨。材料单价为0元/吨,一次订购成本为0元,材料的年平均储存成本为元/吨,则该材料的经济采购批量为()吨。A.0.00B..67C..41D..95C流动资产财务管理19.基本预备费的计算基本预备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基本预备费的计算基数是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某建设工程项目的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为2万元,建筑安装工程费为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为1万元,基本预备费率为10%,则该项目的基本预备费为()万元。A.B.C.D.C本题考查的是基本预备费的计算。(2+0+1)×10%=(万元)。建设项目总投资20.价差预备费的计算价差预备费:式中P—价差预备费;n—建设期年份数;It—建设期第t年的投资计划,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及基本预备费;f—投资价格指数;t—建设期第t年;m—建设前期年限(从编制概算到开工建设年数)。某建设工程项目在建设初期估算的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为1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万元,已知基本预备费率为5%,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1年,建设期为3年,各年投资计划额为:第一年完成投资20%,第二年60%,第三年20%。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6%,则该项目第一年的价差预备费是()万元。A.38.36B.95.02C..58D.40.05A该题考查的是价差预备费的计算,计算公式为:基本预备费=(1+)*5%=万元静态投资=1++=2万元建设期第一年完成投资=2*20%=万元第一年价差预备费为:P1=I1[(1+f)1(1+f)0.5(1+f)0-1]=38.36建设项目总投资21.建设期利息的计算各年应计利息=(年初借款本息累计+本年借款额/2)×年利率基本假设:借款均在每年年中支用建设期利息时一定要代正确数据,因借款是假设均在年中支用。某工程项目,建设期为2年,共向银行借款0万元,其中第1年借入0万元,第2年借入0万元,年利率均为6%,借款在各年内均衡使用,建设期内只计息不付息,则建设期第2年应计利息为()万元。A..00B..60C..60D..00C本题考查的是建设期利息的计算。建设期利息是指项目借款在建设期内发生并计入固定资产的利息。为了简化计算,在编制投资估算时通常假定借款均在每年的年中支用,借款第一年按半年计息,其余各年份按全年计息。计算公式为:各年应计利息=(年初借款本息累计+本年借款额/2)×年利率第一年应计利息=0/2×6%=60万元;第二年应计利息=(0+60+0/2)×6%=.6万元。建设项目总投资22.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中材料费、材料单价计算材料费=∑(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材料单价=(材料原价+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1+采购保管费率)某工程采购的一批钢材的出厂价为元/吨,运费为50元/吨,运输损耗率为0.5%,采购保管费率为2%,则该批钢材的材料单价为()元/吨。A..90B..90C..15D..15D本题考查的是材料单价的计算。材料费包括:1.材料原价、2.运杂费、3.运输损耗费、4.采购及保管费。材料费=Σ(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材料单价=[(材料原价+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l+采购保管费率(%)]本题,材料单价=(+50)×(1+0.5%)×(1+2%)=.15元/吨。建设项目总投资23.施工机具台班折旧费计算建设工程定额24.综合单价计算将清单项目的人、料、机总费用、管理费及利润汇总得到该清单项目合价,将该清单项目合价除以清单项目的工程量即可得到该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综合单价=(人、料、机总费用+管理费+利润)/清单工程量工程项目土方工程采用人工挖土方、人工运输和机械运输,招标工程量清单中挖土方数量为0m3,投标人计算的施工挖土方数量为3m3,取土外运,投标人计算的人工挖土费用为40元,人工运土费用为10元,机械运土费用30元,管理费用取人、料、费之和的14%,利润取人、料、机与管理费之和的8%,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不考虑其他因素,投标人报价的挖土方综合单价为()元/m3。A.33.41B.58.48C.61.56D.73.10B本题考查的是综合单价的计算。综合单价=(人、料、机总费用+管理费+利润)/清单工程量。本题,综合单价=(40+10+30)×(1+14%)×(1+8%)/0=58.48元/m3。工程量清单计价25.人工工日消耗量的计算人工工日消耗量=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人工幅度差用工人工幅度差用工数量=(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数已知预算定额中某分项工程的基本用工量为0.工日,超运距用工量0.02工日,辅助用工量0.08工日,人工幅度差系数取10%,则该分项工程的人工消耗量指标为()工日。A.0.B.0.C.0.D.0.D本题考查人工工日消耗量的计算。人工工日消耗量=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人工幅度差用工人工幅度差用工数量=(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数(0.+0.02+0.08)×(1+10%)=0.工日建设工程定额26.人工定额相关计算时间定额=1/产量定额产量定额=1/时间定额每工产量=1/单位产品时间定额(工日)单位产品时间定额(工日)=小组成员工日数总和/机械台班产量斗容量1m3正铲挖土机,挖四类土,装车,深度在2m内,小组成员两人,机械台班产量4.76(定额单位m3):则m3人工时间定额为()工日。A.0.21B.0.42C.0.46D.0.B本题考查人工定额的计算。本题考查人工定额的计算。/*2=0.42建设工程定额27.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一次使用量=净用量×(1+操作损耗率)某混凝土构件采用木模板施工,木模板一次净用量为㎡,现场制作安装不可避免的损耗率为2%,木模板可周转使用5次,每次补损率为5%,则木模板的周转使用量为()㎡。A.24.00B.24.48C.24.72D.25.5B本题考查的是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一次使用量=净用量×(1+操作损耗率)本题,×(1+2%)×[1+(5-1)×5%]/5=24.48㎡,选B。建设工程定额28.拟建工程结构特征与概算指标有局部差异时的调整结构变化修正概算指标=J+Q1P1-Q2P2式中J——原概算指标Q1——概算指标中换入结构的工程量Q2——概算指标中换出结构的工程量P1——换入结构的人、材、机费用单价P2——换出结构的人、材、机费用单价新建工程与某已建成工程仅外墙饰面不同。已建成工程外墙为水泥砂浆抹面,单价为49.25元/㎡,每平米建筑面积消耗量为0.㎡。若已建成工程概算指标为元/㎡。则新建工程修正概算指标为()元/㎡。A..63B..50C..25D..26:A本题考查的是概算指标法编制单位建筑工程概算。拟建工程结构特征与概算指标有局部差异时调整概算指标中每1㎡造价的公式为:结构变化修正概算指标(元/m2)=J+Q1P1-Q2P2。本题,调整后概算单价=+49.25×0.-8.75×0.=.63元/㎡。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概算29.工程量偏差导致合同价款调整对于任一招标工程量清单项目,如果因工程量偏差和工程变更等原因导致工程量偏差超过15%时,可进行调整。当工程量增加15%以上时,增加部分的工程量的综合单价应予调低;当工程量减少15%以上时,减少后剩余部分的工程量的综合单价应予调高。1.当Q11.15Q0时,S=1.15Q0×P0+(Q1-1.15Q0)×P12.当Q10.85Q0时,S=Q1×P1式中S——调整后的某一分部分项工程费结算价Q1——最终完成的工程量Q0——招标工程量清单中列出的工程量P1——按照最终完成工程量重新调整后的综合单价P0——承包人在工程量清单中填报的综合单价某独立土方工程,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签订了固定单价合同,招标工程量为0m。承包人标书中土方工程报价为55元/m。合同约定:当实际工程量超过估计工程量15%时,超过部分工程量单价调整为50元/m。工程结束时实际完成并经监理确认的土方工程量为4m,则土方工程总价为()元。A.B.242C.247D.B本题考查的是工程量偏差导致合同价款的调整。0×(1+15%)×55+[4-0×(1+15%)]×50=242元。计量与支付30.变化导致综合单价调整当没有约定,且材料、工程设备单价变化超过5%时,超过部分的价格应按照价格指数调整法或造价信息差额调整法计算调整材料、工程设备费。某工程合同价为万元,本期完成合同价款万元,合同约定:采用调值公式进行动态结算,其中固定要素比重为0.2,调价要素分为A、B、C三类,分别占合同价的比重为0.15、0.35、0.3,结算时价格指数分别增长了20%、15%、25%,则该工程需要调整的价款差额为()万元。A..75B.19.75C.15.75D..75C根据调值公式,则有调值后的合同价款差额计量与支付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必会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