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谈高校入学成本攀升:该放手时就放手
原标题:高校入学成本攀升背后建议广大家长面对高校高昂的入学成本,与其有求必应,不如该放手时就放手,充分调动、激发孩子自我创造的潜能,培养其独立性。心怀梦想的孩子,大学生涯可能更充实文/《瞭望》新闻周刊庞书纬25年前,母亲从青海农村踏进大学校门,算上火车票支出不到200元;25年后,女儿同样踏上大学求学路,然而还没迈进校门,各项支出已过2万。八、九月份,国内各大高校陆续开学,新一批学子即将开始全新的大学生活。本刊在调查中发现,对如今的 准大学生 而言,不仅入学装备日益奢侈化,就连入学过程也变得 兴师动众 。本应承载着梦想与希冀的入学季,俨然成为 烧钱季 。入学成本节节攀升1988年,家住青海省大通县的18岁少女熊艳,收到了来自西安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在村里可是件大事。即便如此,从大通到西宁再到西安,熊艳的入学花费还不足200元。25年后的2013年,熊艳的女儿恬恬也到了上大学的年龄,同样被西安一所大学录取,然而这一次,为了孩子入学,作为母亲的熊艳足足忙活了一个月。熊艳告诉本刊,恬恬原先使用的电子产品,这次几乎全部 换装 :iPhone5、iPad、笔记本电脑自然一个都不能少,支出一万多元。原先的服装几乎全部 下岗 ,五六套衣服下来,支出四五千元。一家三口到西安的食宿费用预计六七千元,全部加起来,费用大约在2.5万元。 还没入学呢,已经把我将近半年的工资花掉了,照这样开支,大学一年少说要花五六万,四年下来可能得小二十万了。很多开支说实在的真没必要,可就这么一个孩子,又能怎样呢? 熊艳说。随着各大高校相继迎来新生入学, 入学经济 正逐渐升温。本刊在西宁各大商场走访发现,各种针对 准大学生 的促销活动让人目不暇接: 凭准考证优惠100~500元 、 准大学生 买手机送蓝牙耳机、充电宝 、 高档旅行箱大一新生买一送一 西宁市某手机专卖店店员韩峰说,此前店里每天最多能卖出十几部iPhone5,入学季每天最少卖出30部,约有一半顾客是 准大学生 。除电子产品外,服装及其他用品也借助入学季大搞促销。 现在的孩子们,买一千多元的鞋子就好像买地摊货一样,经常可以看到孩子在前面甩着手走,父母在后面提着大包小包气喘吁吁。 西宁市某耐克专卖店店员刘琦告诉。不久前,一篇题为《大一新生必备物品清单》的帖子在上疯传,大到各种电子产品和高档自行车,小到各种 睡前零食 。不少友看后戏言: 这到底是上学还是搬家? 然而,与多年前 负笈求学 的景象不同, 搬家式入学 在如今的高校中早已见怪不怪。 十年前一个新生入学,最多两个中等大小的旅行箱。现在常常是带着三四个大箱子,再邮寄过来七八个纸箱子。 已在北京大学打工十多年的校工武红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新生入学装备越来越奢侈,却似乎失去了 前辈 们的意气风发。 十多年前的学生,天不亮就去自习或晨练,现在的学生懒觉睡到大中午。原先学生最爱唱《奔跑》《飞得更高》,现在的学生张嘴闭嘴都是 郁闷 、 堕落 的,看不出青年应有的朝气。 北京大学楼管王德亮说。再苦不能苦孩子?8月底的一天,在西宁机场,18岁的 准大学生 王娜将踏上赴京求学的旅程。但很显然,她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父亲、母亲、外婆、小姨也订了同一航班的机票,并在北京预定了酒店。一来想再送心肝宝贝一程,二来全家也想去北京 放松一下 。本刊登录携程、去哪儿等票务站查询发现,从8月中旬到9月中旬,全国各地前往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武汉等高校集中城市的机票销售情况总体火爆, 淘 到7折以下的机票实属不易。 八、九月份很多飞北上广的机票都是三人、四人同行,很多还是在7月底8月初的时候预定的,刚好是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的时间。 西宁市某机票订票点负责人张帆介绍道。在距青海民族大学不远的一家旅店,了解到,从8月中旬开始,就有不少外地生源学生的 亲友团 入住,想要订9月中旬之前的客房已非常困难。 孩子头一回出远门,我们家长心里实在不放心,想着送到学校报完到才安心。 家住陕西咸阳、孩子刚刚被青海民族大学录取的谢先生坦言,尽管全家出行一趟,成本至少在一万元左右,但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家里没什么异议。 再说别人的孩子都有家长送,我们的孩子如果没有,会很没面子。 谢先生说。8月31日和9月1日是青海大学新生报到日,本刊在校园中观察发现,平均一个学生身后跟着三个家长,每20个学生中大约只有一人 单刀赴会 。当被问及为什么坚持要送孩子上学时,得到最多的回答是: 再苦不能苦孩子。 与此同时,在 报名大* 中,不少90后甚至95后学子手里只拿着录取通知书等文档,而已是人到中年的家长却拖着、提着沉重的行李,在骄阳下喘着粗气。大一新生 亲友团 日益庞大,一些旅行社也盯上了这块 香饽饽 。 这几年来青海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但大部分住的时间都比较短,而送孩子的家长往往一住就是十几天,可以好好在青海玩玩。8月中旬到9月中旬我们旅行社的业务中,很多都是送孩子的家长。 青海西域文化旅行社员工李某说。对此,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孔繁敏认为,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消费倾向的影响是重要甚至决定性的。对家长而言,在经济能力允许的范围内为孩子购置生活用品和电子用品无可厚非。但如果超出实际需要,盲目追求高端,很可能对孩子产生不良 示范作用 。倘若家境并不富裕却在入学季选择 打肿脸充胖子 ,至少就效果而言,与其说是 为孩子好 ,不如说是在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陶文昭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学子往往希望通过着装、生活用品等的改变,体现自己独立的姿态。然而从成长角度而言,精神与人格的独立,才是一个人独立的开始。因此建议广大家长与其面对高昂的入学成本有求必应,不如该放手时就放手,充分调动、激发孩子自我创造的潜能,培养其独立性。请将梦想装满行囊不久前,一条微博在上被大量转载,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建议家长给孩子的月生活费为600元,最高不超过1000元。如此 指导价 一出,不少学生纷纷吐槽 看来只能天天吃食堂了 ,更有友感慨 求节俭,恋不起,必孤独 。据报道,目前一个异地求学特别是在 北上广 求学的 准大学生 ,入学成本平均在一万元以上,如果加上一学期的学费、生活费、交通费等相关费用,三万元已经算相当俭省, 烧钱 五六万元者不在少数。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孩子考上大学之后,家长 奖车 、 奖房 并相互攀比的怪现状。西南财经大学青年教师陈家建分析认为,至少在过去十多年间,高校学费、住宿费等硬性支出并没有太大上涨,然而入学成本的 大头 却逐渐从学费、住宿费等 硬性支出 向电子产品、高档衣物等转移。与此同时,在校大学生消费差距正不断拉大, 以前同学之间月生活费的差距只有几百元,现在动辄就是三五千元。 陈家建认为,上述现象除带来大学生群体中热衷攀比等不良风气之外,更容易加剧一些寒门学子的 边缘化 ,这对其将来求职、创业等,都将产生负面影响。在孔繁敏看来,高校 入学成本 节节攀升,除学生、家长的因素外,也与部分高校疏于校园文化氛围净化不无关系。原本应积极倡导健康简朴生活方式的高校,如今却经常充斥各类商业活动,借助入学季大搞促销。据一位刚毕业的某大学团委学生干事介绍,由于经费有限,学校一些组织、社团活动,需要借助知名产品代理商赞助,回报往往是获得校园相关场地的短期租赁权。现就职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中国籍学者梁永佳认为,面对居高不下的入学成本,高校应加强引导,倡导简朴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开设相关理财辅导课程。 在国外,半工半读十分常见,至于谈恋爱等费用,很少听说有向父母要的。大学生应学会日常理财,学会感激父母,而不是将花父母的钱视为理所当然。 梁永佳说。据人口学家分析,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达到高峰,此后逐年下降,到2020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预计将减少约四分之一。相关专家认为,生源减少已开始倒逼高校改革,高校应摒弃短期、局部利益,为学生成长创造健康节俭的文化氛围。接受本刊采访的专家认为,青年学子踏上高校求学路,最应当将梦想装满行囊。 青年有梦,则中国有梦。年轻人踏进大学校门,就应该带着梦想上路。要积极接受竞争的挑战,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只有心怀梦想的人,大学生涯才可能是充实的。 陶文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