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三个月,从立秋开始到立冬前一天止,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中医认为,五脏之中,肺与秋季关系最为密切。肺主气司呼吸,还肩负着“主一身之皮毛”的功能,自然不能深藏不出,外界的风吹草动,首先影响到的就是它。而且“肺为娇脏,不耐寒热”,风寒燥热之邪皆可通过口鼻、肌肤影响到肺,使肺失宣发肃降,从而引发慢性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等同肺相关的疾病。因此,要想预防秋季常见多发病,应以养肺为先。
秋天易患哪些肺系疾病?
?肺怕燥——干咳
秋季干燥,易耗伤津液,故秋季常见口鼻干燥、干咳无痰、皮肤干裂等症。
?肺怕寒——鼻炎
肺经络与喉、鼻相连。寒邪最易经口鼻犯肺,使肺气不得发散,津液凝结,从而诱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反复可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或引发慢性鼻炎。
?肺怕热——咳喘
“肺既怕寒又怕热。肺受热后容易出现咳、喘(气管炎、肺炎)等症状,如果肺胃热盛还可能导致面部起痘、酒渣鼻等。
?肺怕过度悲、忧——伤肺
悲伤和忧愁虽不同,但皆为负面情绪。《*帝内经》说:“悲则气消”“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说明过度悲哀或忧愁,最易损伤肺气,或导致肺气运行失常。
?肺怕有害气体——肺癌
雾霾、长期吸烟、二手烟的不时伤害,导致肺泡内痰饮积滞,阻塞气道,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诱发癌症。
四招养好肺
?大笑养肺
众多的养肺方法中,“笑”可能是最“便宜”且有效的一种。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时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扩大肺活量,改善肺功能。
?运动护肺
运动也是强健肺部的好方法。可根据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平时可用腹式呼吸法,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用腹部带动来呼吸,能增加肺容量,尤其有利于慢阻肺和肺气肿患者病情的恢复。养肺的最佳时间是早7点至9点,这时肺脏功能最强,在此时运动,事半功倍。
?喝水润肺
秋季干燥,人体损失大量水分。所以,在秋天大家可适当增加饮水量,以保持体内津液充足肺脏和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此外,大家可通过某些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中药,来弥补秋燥对身体的伤害,减少甚至避免燥证发生。
?吃白养肺
肺在五色里属白,可通过多食白色的食物来达到生津润肺、补益肺气之功效,比如银耳、蜂蜜、白芝麻等。秋季应多食酸味,少食辛味,因为酸味收敛补肺,又能生津润燥,辛味发散泻肺,所以要多吃味酸甘润的果蔬,如西红柿、枇杷、柠檬之类,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
秋季饮食注意事项
中医认为“药食同源”,那么除了吃白养肺之外,秋季饮食上还有哪些小常识需要我们注意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七多
多喝水
秋天干燥,多喝水可滋阴润肺排*,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皮肤也会更好。当你口渴的时候表面身体已经严重缺水了,在提醒你,所以,不要等到口渴了之后再喝,每天的水量一般在2升比较合理,分次饮用,不要一次性喝太多,以免导致水中*。
多喝汤
汤营养丰富,又容易消化,尤其在干燥的秋季,多喝汤可调节口味,补充津液,增强体质。
多喝粥
粥是调节肠胃最好的饮食,促进肠胃吸收,既可泻秋凉,又能防秋燥。
多吃水果
俗话说“秋瓜坏肚”,瓜寒易损伤脾胃,所以要适量,但是可多吃一些应季的水果,比如葡萄、梨、苹果。
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可帮助机体排*,解内热,可益气补血、健脾利尿,但是胃寒的人不要多吃。可润肺、消炎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含多种维生素和钾,对心血管疾病有益,还可止泻。多吃鱼鱼肉脂肪含量低,是非常滋补的食物,其中的脂肪酸可降糖、护心、防癌。多吃蜜秋天要防燥,蜂蜜营养丰富,可润肺止咳、养颜、通便,这个季节特别适合吃;一般温开水冲服,也可与牛奶、果汁混合喝。多喝茶
适当喝一些养生茶,可补充身体缺失的水分,调节干湿平衡。秋季以饮用乌龙茶一类的青茶为好,不寒不热,既可消除余热,又可恢复津液;菊花茶也是非常好的选择,可润肺去火,清肝明目;秋季泡上一杯暖暖的红茶,不但可暖身,还可起到防病的作用。
二少
少辛辣
秋天秋高气爽,天气干燥,空气温度小,人容易出现咽干、干咳等症状,这个季节应少吃辛辣食物,比如葱、姜、辣椒、胡椒等,防止加重肺燥。
少寒凉
秋季气温下降,脾胃阳气不足,阴寒食物吃多了更是雪上加霜,所以秋天不要吃太寒凉的食物,保护好肠胃、肝脏。寒凉水果,比如西瓜、柿子、椰子、香蕉、草莓、芒果等,适合热性体质者食用。
分享两个养生小动作:①双手搓热,中指对准迎香穴,上搓至睛明穴,反复搓这条线,可预防感冒哦。②双手十指交差握住,拇指伸直,对准膻中穴,每天轻叩几下膻中穴,可充盈心肺之气。分享两个食疗养生方:西洋参燕窝汤食材:西洋参、燕窝置碗内,隔水炖熟。药用:常服具有益气补中、养阴润肺的作用,可用于虚损、干咳、盗汗、肺阴虚等。百合杏仁赤豆粥食材:百合、杏仁、赤小豆以及适量的白糖。做法:将赤小豆洗干净以及粳米清洗干净,然后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起熬煮;半熟的时候加入准备好的百合、杏仁以及白糖。药用:具有很好的清肺火作用。
来源:会宁县妇幼保健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