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央一号文件重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复制链接]

1#
手上白癜风能治疗吗 https://m.39.net/pf/a_y4la8mc.html

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指出,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经济复苏脆弱,气候变化挑战突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党中央认为,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文件提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

这份文件全文共8个部分,包括: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其中,文件也特别提到,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农村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而在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曾专门提到这个问题。

一号文件再次提出,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农村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唐丽霞表示,农村妇女儿童权利受到侵害反映了我国当前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社会后果,唐丽霞还建议,针对农村外出务工女性的就业培训中,不仅要有就业技能培训,还应加入安全意识培训,“根据不同性别特征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专家:还应提高脱贫人口劳动技能,盘活农村闲置资源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我国宣布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的第一份中央一号文件。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在此基础上,如何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文件从多方面给出方向性措施。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完善监测帮扶机制,精准确定监测对象,将有返贫致贫风险和突发严重困难的农户纳入监测范围,简化工作流程,缩短认定时间。针对发现的因灾因病因疫等苗头性问题,及时落实社会救助、医疗保障等帮扶措施。强化监测帮扶责任落实,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继续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此外,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推动脱贫地区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具体措施中,文件要求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逐步提高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重点支持帮扶产业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强化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同时,文件还提到要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支持力度。

对此,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表示,在疫情持续影响和重大自然灾害面前,返贫风险仍然存在。目前防范返贫最主要的是要解决好农村的产业就业问题。对于易地搬迁安置区,不光要提供好就业使搬迁群众可以安居乐业,还要让他们的心态融入当地生活。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唐丽霞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提到,从脱贫人口的收入结构来看,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的空间仍然存在,这部分人口主要收入是一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政策转移性收入。他们中大部分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提升他们的收入,首先要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通过对脱贫人口的劳动技能培训,让他们实现就业岗位的转型升级。在政策性专业收入方面,一号文件提到了种粮补贴和生态补贴,面对低收入人口的转移性财政支持还要继续下去。同时,他们的财产性收入的潜力还没有释放,农民离开农村和土地,他们的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都留在农村,未来要盘活农村这些闲置的资源性资产,让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

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

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提到的内容之一,其中明确按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的目标要求,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年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加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创新粮食产销区合作机制。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种粮、种好粮。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持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层供销合作社等各类主体大力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服务,开展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提高种粮综合效益。

对此,唐丽霞表示,保障农民种粮收益首先要控制农业生产成本稳定,保证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要素价格平稳。第二是要提高亩均效益,目前的亩均产量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农田的有效管概率和高标准农田还没有完全覆盖,要提高农田的设施化水平和灌溉水平。同时要加快对于农作物新品种优质品种的推广。第四,要着力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以及农产品有机化绿色化生产的转化,做好粮食产品的包装、物流的系统工程。

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需提升农村居民金融素养

一号文件对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也提出了要求。文件指出,对机构法人在县域、业务在县域、资金主要用于乡村振兴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实施更加优惠的存款准备金政策。支持各类金融机构探索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信贷模式。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省(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治理机制,稳妥化解风险。完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统计制度,开展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深入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发展农户信用贷款。加强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再保险。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强化涉农信贷风险市场化分担和补偿,发挥好农业信贷担保作用。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周立表示,一方面农村金融服务比过去得到了很大发展。中国金融服务强调信贷可得性,中国农户信贷覆盖率超过3成,超过4成农户获得过银行贷款,大大高于一般发展中国家,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农村金融巨大需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同时,我国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中的存款和汇兑业务仍然存在网点缺失、数字金融手段不足等问题。大量农村居民还处于“数字鸿沟”中,导致他们在数字金融服务中被排斥。城乡之间、人群之间还存在金融服务不平衡、不充分、不同步的特点。这其中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