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是什么?
病*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值的非细胞型生物。
没有自己的代谢机构,离开宿主细胞就成了没有任何生命活动、也不能独立自我繁殖的化学物质。
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后,他就可以劫持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和能量,利用复制、转录和转译的流水线,按照它自己的核酸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产生和它一样的自带病*。
病*的基本结构
磷脂质包膜:来自宿主细胞或胞内膜结构
核衣壳:含多种病*立即早期和早期蛋白
衣壳:包围在基因组外面的蛋白质系统,由壳微粒组装成二十面体/螺旋对称外壳。
基因组DNA/RNA,单链或双链,编码所有蛋白和非结构蛋白。
冠状病*的形态结构:
S:刺状蛋白
M:膜蛋白
E:包膜蛋白
N:衣壳蛋白gRNA:ssRNA+
已知的感染人的冠状病*有6种,此次为一种新型冠状病*(β属)WHO命名为-nCoV。
新冠病*的抵抗力
热敏感,56℃30分钟灭火-失去感染性
脂溶剂敏感:75%酒精、氯仿
紫外线:直接照射20分钟
消*剂:漂白粉(含氯),过氧化氢
-稀释的漂白粉:次氯酸钠,有效率含量大约为mg/L
-水冲洗
-nCoV致病性
(一)传染源:
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感染的患者,
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感染者早期释放大量病*,此时还没有症状,传染性强)
(二)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不分男女、年龄、人种、国籍
临床表现
潜伏期:基于目前的流程性病学调查,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
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
重型病例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
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治疗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氧饱和度,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
-氧疗:普通鼻导管吸氧,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
抗病*治疗:目前没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特异性抗病*药物
中医药治疗:清肺排*汤等
糖皮质激素:必要时用于重症患者,剂量为甲泼尼龙40-80mg/qd/iv.
康复者血浆治疗
适用于病情进展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用法用量参考《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疗程治疗方案》。
献血浆者选择:符合接触隔离和出院标准的恢复期患者,18-55岁,检测经血传播疾病病原学,以及新冠病*核酸等。有条件推荐检测新冠病*血清抗体。
输注剂量:通常输入-ml(4-5ml/kg体重),建议分两次输入。
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
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
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炎症明显吸收
连续两次新冠病*核酸检测阴性(间隔至少1天)
可解除隔离或根据病情转至相应科室治疗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