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以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不断蔓延,全国多地相继采取了关闭活禽市场、封城封路、延迟复工等防控措施,肉鸡产业由此遭受前所未有之困境:一方面,生产资料短缺,肉鸡养殖面临“断供”;另一方面,种蛋、苗鸡、成鸡销售受阻,出不了村,进不了城。
为最大程度地减少新冠肺炎疫情给肉鸡产业造成的损失,做好“菜篮子”稳产保供工作,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第一时间全员应战,不仅在技术上为肉鸡生产企业提供全方面的应急性指导,还充分发挥国家队优势,调研掌握各地现实困难,及时向属地省市等主管部门反映汇报、建言献策,并通过政府层面的沟通与协调,救企业之急,解产业之困。
一、全方面提供应急性技术指导,降损失、稳产能
1、针对物流不畅导致饲料原料断档问题,提供应急解决方案,针对性提供缺乏性原料的减量或替代解决方案。
通过调整配方原料结构和营养水平,以降低生长速度、延长出栏时间,应对屠宰能力不足的情况;通过调整种鸡饲料配方,减少种鸡饲料消耗,并尽可能的保存种鸡生产能力不大幅降低。
饲料价值评定岗位针对磷酸氢钙缺乏提供减量或替代解决方案,已经提供给福建圣农集团、股东温氏集团、大北农集团、挑战集团等企业使用。快大型肉鸡营养与饲料岗位为饲料企业和白羽肉鸡一条龙企业提供特殊时期的营养制度,调整饲料配方原料结构和营养水平,维持存栏肉鸡的饲料供给,降低生长速度,延长出栏时间,减小支出消耗,以对应当前的屠宰能力。
2、针对当前屠宰企业开工不足、屠宰能力较低等紧急情况,提出应急措施。
通过各种管理措施调整肉鸡生长速度,延长出栏时间,降低肉鸡生产消耗支出,并尽量与当地的屠宰能力相匹配,减少肉鸡产业的损失,保障鸡肉供给能力。
济南综合试验站对滕州、禹城等示范基地有屠宰企业已经开工,但缺少工人,屠宰能力不足设置应对措施:有计划的对商品代肉鸡通过适当限料、控光等措施,降低饲料消耗并调整出栏时间,分批次出栏;使出栏计划与屠宰能力相匹配。
3、针对疫情期间销售中断、种苗难出等情况,制定相应应对措施。
通过加强种鸡饲养管理、开展强制换羽、延长种蛋保存期、调整饲料营养水平等技术措施,尽量保护种鸡产能,为生产复工做准备。
济南综合试验站指导当地种鸡企业加强种鸡饲养管理,避免由于疫情造成的销售困难而放松饲养管理,保护种鸡生产能力不降低,为将来市场销量恢复做好准备。宣城综合试验站指导种鸡场开展强制换羽工作,以避开疫情期间的运输困难期,减少企业损失的同时,保障后期仍能拥有一定的种苗产能。饲养技术与动物福利岗位针对性指导相关企业调整种鸡生产管理,保证种鸡产能不下降,提供种蛋延长保存期的技术方案与规程,大龄种鸡的强制换羽技术规程与操作指导。
4、针对企业、养殖户面临的实际困难,构建线上服务工作平台,提供全面技术支持,做到“一断三不断,三缺一不缺”。
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技术支持,做到“一断三不断,三缺一不缺”:中断病毒传播途径,技术服务、生物防控、生产信息不断,在缺少饲料、劳动力、产品出运能力的情况下保证紧急应对措施不缺。
肉鸡体系全员动员,开展通过网络方式打通企业、专家、政府间联系渠道,建立企业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