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生物组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核酸是遗传物质(第1课时)。年长的林菊英老师和年轻的智伏英老师共同唱响“核酸”第一篇章。
开课前,备课组首先进行集体备课,认真研读新课标和新教材,充分挖掘《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内容在发展学生“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上的多方面作用。
林老师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课前,学生利用导学案先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林老师循着“点火→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解惑除疑→提出新的问题→……→提炼”的教学流程展开教学。整节课问题精准,引导得法;素材丰富,运用得当;节奏明快,内容饱满;语言风趣,板书漂亮。
林老师的引课就将学生带入了生物学家探究生命现象与本质的历史长河中,从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按一定规律传递,到约翰逊提出基因一词,到萨顿提出基因可能在染色体上,再到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引导学生思考:基因到底是什么呢?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基因的化学本质是DNA还是蛋白质?或者说,DNA和蛋白质谁才是遗传物质?至今,科学史上早已积累了大量的事实证据,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证明了基因的本质主要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那么,当时的科学家们又是如何破解这个谜团的呢?我们先来学习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之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聊聊数语,就让学生在穿越回顾百年生物史中自然进入对新问题的思考中。
对于“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这个经典实验,林老师并不是真接给出一个个零碎的答案,而是采用“总-分-总”的方法,先是提纲契领:①肺炎链球菌是一种怎样的生物?②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其实包含了哪两个实验?③格里弗思的肺炎链球菌活体转化实验是怎么做的?其结果说明了什么?④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是怎么设计的?其结果又说明了什么?⑤细菌转化的本质是什么?⑥这个科学研究离不开哪些技术?然后组织学生分点解读,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一个个问题得以解决。最后回到六个问题的总框架中。这样,既促进学生养成“阅读-思考-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又使学生的聚合思维、探究思维、发散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自然也帮助学生理解了这个经典实验的设计思路、现象及结论,还渗透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等科学思想。智伏英老师首先带领学生回顾前面所学内容,然后以设问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实验----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设置问题,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获取信息。接下来学习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现象以及得出实验结论。课堂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发言,充分体现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先学后教的理念,整个教学设计流畅自然,体现了科学思维过程,与同学们一起探究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解释遗传现象的奥秘。
课后,备课组认真开展品课活动,交流对方的优点以及值得探讨的地方,并就对应的自编作业进行试做。
在同课异构中,“同课”是基础,“异构”是发展,构是核心,是灵*,“异”则强调变化和发展。异构包括文本解读上的“异”,教学资源重组和利用上的“异”,教学设计与构思上的“异”,教学方法上的“异”,教学风格上的“异”等。在“异构”中,在比较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得到更好的验证,教师的思维产生多方位、多层面的碰撞,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END
图文:林菊英智伏英
编辑:卢宇哲觉得不错,点个“在看”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