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型冠状病*引起的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形势严峻。为促进各项目有效应对疫情,加强疫情期间的生产调控及职业健康防护,特制定针对疫情期间的生产运行指导意见,供各项目参考。1取样及化验检测注意事项
疫情期间,来水水质水量稳定的项目,进水指标可以在线监测设备自动检测为主,出水指标采用人工检测。
人工取样化验时,应注意:
(1)取样前应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护目镜、工作服(有条件建议医用防护服)、防水手套(或者医用橡胶手套);
(2)预处理单元应该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除臭,污水渠道和相关设备,保持密闭,防止臭气和病菌散发至有限空间;
(3)取样时应避免身体部位与污水直接接触;
(4)检测期间,应打开通风系统,且禁止未采取防护措施人员进入;
(5)检测完成后,要对取样器材、化验室进行消*;
如果条件允许,可采用蠕动泵取样,参考下图。
2消*注意事项
建议采用氯消*剂(次钠、液氯)对出水进行消*,建议投加浓度为3-5mg/L有效氯,保持出水余氯在0.1-0.2mg/L即可。
对于采用紫外线消*的项目,建议增加临时管道投加氯消*剂,投加浓度1-2mg/L有效氯。
3加强生化系统监控
进水中如存在过量余氯,将会降低或抑制活性污泥的活性,影响生物处理单元的正常运行,故需对活性污泥形状进行密切观察。
(1)对于规模较大、医院污水占比较小的项目,可监测活性污泥比耗氧速率(SOUR)、污泥沉降性、混合液过滤性,相关判断指标详见附件。
(2)对于水量较少、医院污水占比较高的项目,应对进水余氯进行监测(可采用余氯仪或余氯试纸),余氯较高时可采取回流部分剩余污泥、严重时投加还原剂的措施降低进入生化系统余氯。
(3)污泥活性降低时,需减少剩余污泥排放量,提高污泥浓度,适当增大曝气量,必要时补充新鲜污泥,确保污水处理效果。
(4)疫情期间,应密切观察进水、出水水质水量变化,提前预判并及时调整工艺参数,确保系统稳定。
4水质异常对策
当前北方正处冬季,进水温度较低,污泥活性较低,易出现TN、氨氮、TP超标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处理。
(1)氨氮超标
序号
问题
具体方法
1
进水超标
1)若进水氨氮超设计值,应汇报甲方,排查上游排污企业。是否工厂偷排,导致废水超标排放、产生了高浓度氨氮。
2)若发现出水氨氮接近排放标准上限时,应加大进水及生化单元出水氨氮的检测频次,并应加强现场巡视,尤其是当污水收集系统中含有大量工业废水时,需加强夜间对提升泵房的巡视。
2
生化池溶氧不足
直观判断:看好氧末端DO,一般DO不低于1mg/L,如果好氧池末端DO小于1,则说明气量不足。需根据进水水质(COD、NH4-N)核算所需供气量,适当提升DO,改善硝化效果。
3
污泥量不足,污泥浓负荷高
根据进水NH4-N核算氨氮负荷(硝化速率),减少排泥或者补充新鲜污泥。
4
水温低,硝化速率低
水温低于15℃尤其12℃,硝化速率锐减为常温的速率的40%。冬季时,应适当增加污泥浓度,降低有机物负荷,确保满足相应水温下的氨氮负荷。
5
污泥活性差
若出现污泥解体或污泥膨胀现象,应采取调整DO、投加絮凝剂、补充碳源或者更新污泥等措施
6
碱度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