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哪有什么合理避税,只有合法节税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rczy/

一、企业有哪些简单粗暴的“避税方式”

把“两套账”当成看家本领,看完只有四个字:胆战心惊!

第一种

企业盈利万元,为了少交企业所得税,年底直接计提坏账准备金万元。

第二种

企业股东拟分红万,为了少缴20%的个人所得税,直接让股东以自己名义注册了一个核定征收的个独,一次性开具万元服务费发票给公司。

第三种

某建筑企业给政府施工,由于政府不要9%专票抵扣,该项目虽然不符合简易征收条件,但为了少交增值税,会计人员直接按照3%开具工程款的发票。

第四种

企业年底账面上有库存商品万元,但实物已经没有了,会计人员直接一次性报损处理,计入管理费用,冲减了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第五种

某企业的高管由于工资薪金和奖金较高,为少交个人所得税,会计每月要求这些高管通过搜集费用发票的方式来套取工资,达到少交个税目的。

第六种

销售产品客户不需发票,为了少交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会计用私账收款的方式来避税

第七种

为少缴25%的企业所得税,把取得的收入人为挂账在“预收账款”科目中,隐匿营业收入。

第八种

为了少交甚至不交分红的20%的个税,让股东从公司以借款名义拿走巨额的分红,会计挂账在其他应收款中

第九种

为少缴增值税,人为增加进项税,把大量福利性支出、用于简易征收项目的支出取得的专用发票也抵扣了而没有转出,甚至不惜冒险买票来虚假抵扣。

第十种

某劳务派遣企业为少缴增值税,虚列人员,滥用增值税差额征收政策,导致增值税大量流失。

第十一种

公司为了冲减利润,指使财务人员帮着从第三方以支付手续费的方式购买各种项目类型的普通发票来抵账,达到少缴企业所得税目的。

第十二种

企业购买的单价不超过万元的房产一次性税前扣除,少交了企业所得税,其实房产是不允许一次性税前扣除的。

第十三种

企业要转让自然人股权,由于溢价太高,为了少交股权转让的个税,采取签订阴阳合同方式。

第十四种

为规避社保风险,把劳务合同制人员全部签约为非全日制合同,不给职工缴纳社保。

第十五种

会计人员任性乱用预提费用,只要有利润大的情况,就随意计提某种项目的费用,达到偷逃企业所得税的目的。

第十六种

会计人员人为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或者无形资产摊销年限,或者改变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期限,导致利润不实。

第十七种

会计人员为了少交企业所得税,月末多转销售成本,达到偷逃企业所得税的目的。

第十八种

会计人员对于支付的没有取得合规票据的费用,年终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也故意不做纳税调增,导致少交企业所得税。

第十九种

企业支付的跨年房屋租金,也不通过预付或者待摊的方式分期计入所属期,会计人员直接一次性计入当期费用,导致当年企业所得税少交。

第二十种

物业公司出租门头房,因房租项目的房产税太高,会计跟老板建议不签订房租合同,变为物业管理合同的方式来避税。

实际经营当中,肯定不止这些,还有很多自认为高明的手段还有在用。

站在企业角度来说,这可能是一种“高收益”的行为,但同时,也是一种高风险行为。

金税四期上线,企业该怎么办?

不是“偷”,不是“漏”,不是“避”,而是合理合法节税!

02没有“合理避税”,只有“合法节税”!

“节税”方法中,有一项叫“事前性原则”

意思是节税需要在交易发生前做好宏观规划,交易发生后再“节税”,一是不可行、二是已经涉嫌违法。

所谓“避税”,就是在钻法律空子。

一旦东窗事发,“避”的“漏”的,都要补上,还将处偷漏税额1至5倍的罚金。

对于直接责任人(法人代表和财务负责人)还有牢狱之苦,处3至7年有期徒刑和1至5倍的罚款。

而合理合法的“节税”解决方案,可以帮助老板解决包括“风险规避”“利润提升”“股权融资”“财税管控”“财务人员招聘”等环节的困惑和问题。

03合理合法的节税解决方案

一、业务拆分节税法:

把一项业务拆成两项或多项,以降低税负。

如,生产空调的公司,可将售卖空调的业务拆分成“售卖空调”和“上门安装”两项服务。安装空调的税率是较低的,可省下相当一部分税款。

二、紧跟税收优惠政策:

财务人员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