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单单从税务的角度,给大家聊一下个人养老金是否值得买,以及能省多少税的问题。
单就税收优惠方面,针对个人养老金,主要有三项相关的税收优惠,分别针对的是缴费环节、投资环节和领取环节。
其中,缴费环节,也就是缴纳个人养老金的时候,每年可以有元的税前扣除额度,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每年交多少扣多少,最高)扣除。
投资环节,因为投资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收益,针对计入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税。
领取环节,当你达到领取条件的时候可以领取个人养老金,这个时候需要按3%的税率,单独缴纳个税。比如,你每个月领元,就要交60块钱个税。
那缴纳个人养老金到底能不能少交税?每年到底能省多少税?我们下面区分三类人群,来给大家详细计算一下:
一、月工资元,或平常不需要缴纳个税的人群。
对于这类人群而言,因为本身不需要缴纳个税,所以个人养老金带来的个税税前扣除额度,没有什么意义。相反,等到以后领取养老金的时候,反而会按3%缴纳个税。
抛开投资收益而言,单从税务角度上来看,这类人群参加个人养老金不怎么划算,甚至可以说是个“赔本”的买卖。
但是,如果你说你看中个人养老金的投资属性和强制储蓄属性,那另当别论。
二、月工资在元左右,或平常本身适用3%税率缴纳个税的人群。
这个,用个简单的例子给大家简单说下吧。
比如小明,年收入10万,专项附加扣除每年元,不考虑三一险一金和其他扣除情况。正常情况下,小明在汇算清缴的时候,就是按3%缴纳个税。每年缴纳个税大概=(10-6-2.4)*3%=元。
如果小明参加了个人养老金,每年缴费元,那么小明每年缴纳的个税会变成(10-6-2.4-1.2)*3%=元。也就是在缴费环节,小明会节省元的个税。
但是等到以后小明领取养老金了,还需要按3%缴纳个税。也就是说,平常本身按3%税率缴纳个税的人群,理论上不会因为参加了个人养老金节省个税,但可以实现递延纳税。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的话,或许值得考虑一下。
三、月工资1万以上,或平常适用10%以及10%以上税率缴纳个税的人群。
对于适用个税税率10%及以上的人群,基本上属于收入越高,节省的个税越多的群体。
比如还是小明,年预计年综合所得收入13.2万(扣除三险一金后),专项附加扣除2.4万,不考虑其他情况。
如果小明不缴纳个人养老金,则需要缴纳的个税为:(13--)×10%-=元。
如果小明年12月份一次性缴纳了1.2万元的个人养老金,那么小明需要缴纳的个税金额为:(13---)×3%=元。
考虑到小明领取个人养老金的时候还需要按3%缴纳个税,不考虑投资收益等其他情况下,小明领取个人养老金,需要缴纳个税=×3%=元。
单考虑税务情况下,综合测算下来,小明年可以少交个税=--=元。
说白了,也就是从税务角度上来看,个人养老金省税这事,只适用于平常按10%以及10%以上的人群有效。而且,平常收入越高,适用的税率越高,省税金额越高。
我们在个人养老金的缴纳环节,给大家做了一个省税的测算表:
注意,考虑到领取环节需要缴纳的个税,实际省税金额还需要用表中的省税金额减去元。
同理,经营所得方面也可以得出一个测算表:
综上,但从省税的角度来看,个人养老金是适合高收入群体购买的。但实际是否值得购买,还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收入情况、储蓄情况、个人养老金的收益预期情况等等。比如,十分看好其预期收益,那点个税都不用考虑。
最后,本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没有任何购买导向,请各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考虑是不是要购买个人养老金。